找到相关内容219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修持法门

    人名。师戒曾作五祖寺住持,故称五祖戒,乃云门法孙大觉琏国师法祖,见地高超,门庭高峻,学者多畏惧不敢亲近,死后做苏东坡,大有证据。草堂,寺名。清,人名。曾鲁公名公亮,乃草堂清后身,五十七拜相,封鲁国公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1857833.html
  • 喜饶嘉措——朝觐心灵的圣地

    与《现观庄严论》二论的见地,藏地大德意见分歧。依宗喀巴大师所许,此二论究竟意趣属第二转***,为中观应成派义。《现观庄严论》是整个般若经的总纲,其中的“八品、七十义”是般若经乃至全部佛法的归纳总结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01459151.html
  • 密宗行者需要懂得的几个大问题

    地  佛法修持最重要的是见,正见意义上的见,亦称见地。藏密的见、修、行、果,见是第一位的。什么叫见地?就是修持者对整个佛法的正确认识。这种正确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佛法的整个理论融汇贯通上,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苦修实证而得到的。因此,具有佛法正见的人,他对佛法的任何一个道理,众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,都能准确的知道和说出是在什么样的认识层次,属于哪个方面的问题。没有见地,就好像没有眼睛。人没有眼睛走路是...

    乌金多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1959601.html
  • 圣者敦珠宁波车与敦珠新宝藏

    教法至今有效。金刚乘教法与修持乃得清澈、稳定及内明,密法修持证悟不离世间觉亦非只为自度故。然而,更启发方便与觉性之结合,得出生命中开放与不动见地之互连。  于各大岩传上师中,为旧派金刚乘宁玛派圣者珠...

    黎日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20562105.html
  • 佛陀步行为何离地四寸?

    什么离地四寸?  答:世尊走路时,足底离地四寸,有四种因缘:  一、见地有虫蚁之故。  二、地生青草之故。  三、佛有神足之故。  四、欲令人学佛行之故。   问:佛陀为什么不穿鞋?  答:世尊为了三种...

    圣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2064631.html
  • 体光法师语录

    道理,我们的方向,我们的目的就是一尘不染,不生一念,这就是出世法!  二  想得到一个见地,想得到一个功夫,这都不是想出来的,想也是妄想,你想得到一个什么都是妄想。什么是功夫呢?这些贪爱不生了,就是功夫...

    体光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4173611.html
  • 反省自己的“杀盗淫妄”——四种决定清净明诲

    ,独处时是否幻想异性;是否对琴棋书画、声色犬马、文物古玩、念珠法器等种种事物深度痴迷、热衷收藏和鉴别比较; 四、反省自从学佛以来,我的我慢心是否减少。我是否觉得我的悟性极好,在学佛团体中见地最高,好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774972.html
  • 不忍圣教衰

    之佛门积弊如下: 1、广大信众教理不明,见地不清,易受各方面因素的引诱与蛊惑,不能安心修习和念佛,往往东奔西突,痴迷于跑道场,做佛事,认假为真,舍本逐末。沉醉于敲打唱念的感官享受之中不能自拔,还自觉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3075963.html
  • 四念处观的深浅

    著作专讲此四种四念处。   天台讲四谛十二因缘即一切法门亦有藏、通、别、圆四种。后学觉得南传教义不出天台藏、通道品,后学尚未见南传诸师宣说对别、圆见地,兄见否?若见过,赶快告诉一下。兄言““大乘禅定...

    智行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42181643.html
  • 见性和开悟是有区别的

    未能在事上在实际的修证上透了,若能把理透了,也是开悟。   所以,见地未到,是不可能真正开悟的。而心地不扫,动不动就被外界迷惑,悟后也很难真正起修,还要被外境所转,很容易悟后又着迷。所以,真正的开悟,见地和心地缺一不可。没有清净心,是不大容易有观照般若的,不能“保任”。所谓“保任”,保护,任运;保,相当于观;任,相当于照。保,是刻意的;任,是无修而修的,自然而然的。由保到任,就是由生到熟。   ...

    王建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282436.html